元旦开始,被称为“史上最严交规”的修订版《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》和《机动车登记规定》正式实施了,做为有车一族自然倍加关注。其中,最引人注目的,还是闯黄灯被处罚的问题。我每天上下班,至少要经过4-5个交通信号灯的路口,也曾有过闯黄灯的经历。看看网上的网友的吐槽,也觉得无不道理。今天特别关注两条信息,一则为公安部称《新交规实施首日多地事故率下降》,一则《中国青年报》的评论《以尊重科学名义建议缓行黄灯新规》,两条同时都是关注度很高的消息,形成了强烈的反调效果。好与不好,公安部可能说有太早了,仅有两的时间就证明了明显的效果,未免缺乏科学性,何况这放假的两天,不知道有多少私家车的驾驶员在旁观,又有多少上路的驾驶员会格外小心。而《中国青年报》的要求并不过分,一个好的制度,是需要实践检验的,科学决策也需要谨慎的态度。
红灯停,绿灯行,是小学生就懂得的常识。黄灯的意义应该表示警示,提起注意,而把其与处罚联系起来,让许多人想不开,而且多数红绿灯都没有倒计时,这样更容易发生错觉。新的交规出台后,就有网友因为急刹车引起的追尾事故发生。事情总有两面性,公安部修改交规当然是从加强交通管理,防止和减少事故的角度考虑的,而要改掉习惯也要需要一定的时间的。这几天放假,加上天冷,我猫在家里没有开车上路,更不会有什么客观的评价,我想史上最严厉的交规如果真的让人们文明驾驶,管出一个良好的交通秩序来,还需要各方的努力。
评论